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

健康從雙腿開始

不同時代、不同文化,對於「美腿」都有不同的看法。古代中國人認為身體圓潤才是美;腿要粗是最好。女人腿太幼而且無肉則辛苦命,婚姻多數不好;男人腿太幼則健康不佳,成世又要捱,所謂「風塵命」。這裡指的粗,不等如肥!粗是指骨骼強壯,肌肉結實。現代人尤其是近幾十年,大多數女士都追求又幼又長的腿;男士則喜歡健身,追求碩大的胸肌和豐厚背肌,卻偏偏無視下肢的鍛煉。事實不論在中或西醫學角度來說,強壯的雙腿有助健康。



腿壯身體好

早前報章有報導「牛津大學研究指,『小腿短粗:腿粗代表骨質較厚,年老後,骨折或患上骨質疏鬆症的機率較低。大腿粗:患心臟病或早死的機率較低,因腿粗可支撐身體重量,令活動力增強。』」再次說,粗,不等如肥,有人腿肥得來比例很幼。但當然肌肉發達的話,相對脂肪比例就少。每個人大約有50%的骨骼和50%的肌肉都在雙腿。我們日常70%的活動和能量消耗都要由兩條腿來完成。由此可知,適當和正確訓練雙腿肌肉,是最有效消耗身體能量或提升人體新陳代謝,對於減肥或是增肥都至為重要。


「美國科學家認為,從走路便可判斷人的健康狀況。如果一個70歲—79歲的老人,一次可步行約400米,就說明其健康情況至少能讓他多活6年。 老人每次走的距離越長,速度越快,走得越輕鬆,那麼他的壽命就越長。」美國《預防》雜誌總結的長壽跡象中,『腿部肌肉有力』赫然在列。我們中國人也有云:「樹老根先枯,人老腿先衰。」下半身的力量,意味着人體的平衡能力和靈活性。下肢漸漸衰老時,到戶外的走動力下降,人體整體的新陳代謝也下降;雙腿肌肉的萎縮,也使跌倒和髋部骨折的風險大大提升。

中醫學裡,人體十二經絡中有六條都會循行於雙腿(循行於雙腿倒不如說是循行全身),它們分別是足太陰脾經、足陽明胃經、足少陰腎經、足太陽膀胱經、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。雙足強壯,則經脈氣血充盈,臟腑陰陽調和。而當中又以「陽明胃經」氣血充盈至為重要*。腿部肌肉強壯才能有充盈的氣血輸送到脾胃。




*「陽明者,五臟六腑之海」,五臟六腑之海是指氣血化生之源,即是後天之本,五臟六腑之大源。氣血津液的根源在於陽明脾胃之氣化生水穀精微,滋養五臟六腑。除了十二正經外,還有奇經八脈,其中有一條叫「衝脈」。衝脈的作用是滲灌諸陽,滋養諸陰,陰經陽經都要靠衝脈之血來養的。但是這個衝脈又和陽明經相合於前陰。(而事實衝脈的氣血也是源自於陽明,即是「而陽明為之長」)。所以陽明氣衰則會房事不能,下肢不用,「故陽明虛,則宗筋縱,帶脈不引,故足痿不用也。」


我自己曾經在院社工作一段時間,我觀察到很多長者雙腿靈活壯健的一般都較少病痛,即使有病痛,病情也較輕。好像其中一位伯伯,他是因中風而到院社接受治療。我幫伯伯針灸時留意到他年逾七十,但脛骨粗大,四肢肌肉還算強健。我問他從前是否經常鍛煉身體,伯伯告訴我他年青時是曲棍球球員。年長後也經常有跑步。結果他雖然得了中風,但病情較輕,康復得很理想。




從今天起鍛煉雙腿

說了大半天理論,哪究竟如何有效鍛煉雙下肢?最簡單的莫過於走路。膝關節病患者可選擇在水中走路(水過腰,在水中一步步的走動)。走路要注意量不能太多或太少。建議每天進行,每次走平路15至45分鐘。不過走路鍛煉力量不足,只適合長者。青年人或壯年的你則可能要踏單車,甚至作簡單的腿部屈蹲(Squat)訓練。

屈蹲能有效訓練股四頭肌(quadriceps)。而屈蹲可就著不同需要有很多變化,如箭部蹲、半蹲、哈克深蹲、負重登台階等。這些訓練動作看起來很簡陋,但對於肌力增長卻非常有效。

Bodyweight Squat 適合初學者的訓練
Sit Squat 也是適合初學者的訓練


在沒有任何器械輔助,而又比較安全、容易掌握的,可參考以下短片:


注意點:1)膝部屈曲不可少於90°(大腿最好與地水平)  2)腳跟要踏實地面  3)背部緊貼牆壁,上身垂直上下滑動  4)雙足面呈「11」字,不可內八字或外八字形  5) 整套動作緩慢受控  6)建議每組15~20下,每次3組,每星期3~5次。


如果簡單屈蹲已有了基礎,而又追求強壯雙腿的男士,可進一步進行負重訓練,可參考以下短片:

 Dumbbell Squat 啞鈴屈蹲

注意點:1) 頭永遠前望不垂低;背要直  2)腳趾要抓緊地面  3)膝部屈曲不可少於90°(大腿最好與地水平) 4)屈膝最低點時膝蓋不向前超越腳趾公,與腳趾成一垂直線  5) 整套動作緩慢受控下進行  6)一開始選擇較輕的啞鈴  7)建議每組10~12下,每次3組,每星期2~3次。


其他屈蹲訓練,詳情請向健身教練查詢,或參考http://www.bodybuilding.com


身體鍛煉,日子有功。今天的辛勞,明天的果!希望閣下有一對健康的腿!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