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

京都有沒有念慈庵?再細說念慈菴川貝枇杷膏的用法

念慈庵的由來
很多朋友知道我對日本京都市很熟悉,有不少人問我京都有沒有一所庵堂真的叫「念慈庵」。其實我都好想有,因為如果有,我也很想知道那個庵會是有什麼著名的,裡面是否種了很多枇杷葉。哈哈,事實上,京都有很多庵,但偏偏就沒有一個叫念慈庵(菴)!理由很簡單,因為大家所知道的「念慈菴川貝枇杷膏」前面冠名的「京都」,原本並非指日本的Kyoto,所指的是中國的北京!
京都有很多庵。這是漂亮的無鄰菴。
可是京都並沒有一所庵叫念慈菴

其實你買一瓶「念慈菴」回來,包裝盒內也有說明「念慈菴」的名字起源。『清朝康熙年間,當時有一縣令楊謹,事母至孝,而楊母陳氏為久咳多痰的沉痾所苦,遍求名醫皆長治不癒。楊謹在聽聞了遠方有名醫葉天士之後,不辭辛苦,親自拜訪並延回府中看診。葉天士以「蜜煉川貝枇杷膏」醫治,果然根治了楊母的宿疾。後來楊母高齡過世,遺言:「汝宜製此膏施贈,俾是同病者得渡苦海,則恩同報我矣。」特別囑咐楊謹要廣製此藥,造福世人,於是楊謹開設「念慈菴」製膏佈施,「念慈菴川貝枇杷膏」的名聲也逐漸名揚四方。楊謹後代徙至北京開鋪後,民間冠之「京都」二字而成為「京都念慈菴川貝枇杷膏」』*

*節錄自維基百科資料

從而可得知,「京都」指的是京城,現時的北京。(當然現在如果改叫「北京念慈菴川貝枇杷膏」,恐怕會沒有人買了......一來大家習慣了京都念慈菴這個名字;二來京都,還是給大家一點日本貨或京都美麗景色的遐想;三來現在北京假藥多,國產藥物給大家不良的引象)「念慈菴」的原方是當時名醫葉天士治療楊母的藥方。葉天士是近代名中醫。他是中醫溫病學說的奠基人物。他的名著有《溫熱論》、《幼科心法》、《醫效秘傳》等等。


「念慈菴」當時之所以有此神效,最主要之原因就是「辨證論治」,那即是中醫的精粹所在!能夠準確地辨別個別體質、了解當時發病過程的一刻、判斷五臟六腑疾病的虛實緩急、準確地用藥,這樣藥到病除的機會也大大提升。但時移勢易,當年楊公毫不容易才找到葉天士為母親治病開的一張處方,現在已經成為大家隨手可得,放在各地零售店貨架上,調理咽喉不適咳嗽的OTC健康產品。其實它除了幫楊母治療久咳以外,能為我們解決什麼的問題?


念慈菴川貝枇杷膏的用法

「念慈菴」包裝盒上註明的功能主治是:「潤肺化痰、止咳平喘、護喉利咽、清熱養陰。用於傷風咳嗽,痰多痰稠,氣喘不適,咽喉乾癢及聲音沙啞。」包裝盒上列明其成份包括:川貝母、枇杷葉、南沙參、茯苓、化橘紅、桔梗、法半夏、五味子、瓜蔞子、款冬花、遠志、苦杏仁、生薑、甘草、薄荷腦、蜂蜜。

我將藥物的藥性及功效列出如下:



全方屬性寒或涼的有5味、屬性平的有4味、屬性溫佔7味。而已列明成份當中含量最高分別是蜂蜜、川貝母和甘草。鑑於未能知道全方的用藥量,所以無法分析處方的「君、臣、佐、使」。但可以肯定的是其最主要成份(它的基質)是蜂蜜。蜂蜜能補中緩急,潤肺止咳,滑腸通便,也能調和藥性。其他藥材成份縱使有寒有熱,但因為份量不大(起碼口嘗嘗不出生薑的辣、遠志的苦澀、化橘紅的香氣等),所以可推斷它的藥性是平和的(差不多都寒熱對消了),而且主要利用蜂蜜潤燥的功效治療燥咳、咽乾。


當中除了蜂蜜外,味氣最突出的就是薄荷腦。薄荷腦即是從薄荷葉中提取的薄菏油,再由薄菏油中得到的一種飽和的環狀醇。又名薄荷醇、薄荷冰。薄荷腦常見於喉糖、調味藥及驅風藥。可用於皮膚或粘膜產生清涼感以減輕不適宜,主疼痛。薄荷腦的功效或許與藥用薄荷飲片不盡相同,但其性味辛涼似乎不變。據個人觀察,寒性咳嗽、寒哮、風寒咽癢患者服用念慈菴後效果不佳,甚至病況加劇。


總結

京都念慈菴川貝枇杷膏雖然屬OTC健康品,藥性十分平和,但多少也有點性味偏頗。寒性的咳嗽、咽癢、哮喘、感冒不合適服用。而對於「燥」邪所引起的咳嗽、咽痛,或是病後津傷的咽喉不適,有一定舒緩作用。咳嗽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病,但不代表咳嗽很容易治理。若果咳嗽久久不愈,或是年老咳嗽,應該及早找中醫師調治。單靠OTC產品是很難把咳嗽根治的。
最後,下次有機會去到日本京都,切勿問當地人哪裡是「念慈庵」了。:-)

沒有留言: